我国吹瓶机械制造行业目前的产品水平呈金字塔状分布,底部是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生产的产品,而高端产品比较少。数据显示,全国专业吹瓶机生产制造企业有近1000家,其中300多家不够稳定,每年有近10%的企业转产或倒闭。产值及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企业仅10余家,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不足30家,行业内75%的出口产品是由这30家企业生产的。 业内人士认为,该行业重新洗牌不可避免,小型企业将在竞争中被逐步淘汰和合并。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产品品种及成套数量少。国内大多以生产单机为主,而国外大多为配套生产,很少单机销售。一方面国产设备的品种无法满足国内瓶包装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机械厂单机生产销售上利润微薄,无法获得成套设备销售的高效益。 2、技术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产品可靠性差,技术更新速度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少。我国的吹瓶机械单机多、成套少,通用机型如半自动、全自动等比较多、满足特殊要求、特殊物料的设备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技术附加值、高生产率的产品少。智能化设备还处干研制阶段。而国外已将很多先进技术应用在吹瓶机械上,如远距离遥控技术(包括监控)、步进电机技术、自动柔性补偿技术、激光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 3、产品质量差。我国吹瓶机械产品的质量差距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和可靠性差、造型落后,外观粗糙、基础件和配套件寿命短、无故障运行时间短、大修周期短,且绝大多数产品还没有制定可靠性标准。国际瓶包装界十分重视提高吹瓶机械加工和整个机组系统的通用能力,所以机械零部件生产专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零部件不再由吹瓶机厂生产,而是由一些通用的标准件厂生产,某些特殊的零部件由高度专业化的生产厂家生产,真正有名的吹瓶机厂将可能是组装厂。产品向多功能与单一、高速两极化发展。吹瓶机的最终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多样化。 4、开发能力不足。我国多数吹瓶机厂家主要还是仿制、测绘,稍加国产化改进,谈不上开发研究。产品开发缺少创新,难上水平。生产手段落后,大部分还是用陈旧的通用设备加工。新产品开发不但数量少,而且开发周期长。在企业管理上,往往重生产加工、轻研究开发、创新不够,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及时提供产品。 针对上述风险,中国吹瓶机网通过展会、访谈等综合分析,对该行业提出以下建议: 1、结合区域布局特点,促进整体协调发展 为了研究符合国情的吹瓶机发展战略,有必要研究影响吹瓶机数量与品种发展的应用性差异,从而制订对策。从需求上看,饮料生产及包装企业、食用油企业、制药企业是瓶子的需求大户,而制作瓶子当然离不开吹瓶机。如何客观描述吹瓶机远景发展趋势,估算需求数量与品种,合理进行吹瓶机生产企业的布局,这些都要从需求上入手,只有打通吹瓶机生产企业----瓶子生产企业----瓶子需求企业这条需求链,才能够出奇制胜。 2、积极发展大型企业集团 我国的吹瓶机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力量,缺乏自我发展能力,难以实现技术密集型的规模生产,难以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 因此我国的吹瓶机械应该走企业集团化道路,打破部分界限,组织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研究院所与高等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结合,有条件的要进入企业集团,成为企业集团的开发中心和人员培训基地。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行业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措施,支持企业集团在本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3、积极引进技术,增强自主开发能力 引进技术要和技术攻关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安排足够的消化吸收资金,通过技术攻关与试验研究,真正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和设计思想、设计方法、测试方法及关键设计数据、制造工艺等技术诀窍,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和改进创新能力。引进技术还要和企业的技术改进相结合,安排好相应的技术改造资金,使引进的技术能够迅速形成生产能力,转变成商品进入市场。要努力扩展渠道,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包括合作开发、合作制造、人才引进、派出人才培训等,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4、加强质量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 吹瓶机工业在大发展的形势下,要牢牢抓住产品质量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来自市场的严峻挑战。国产吹瓶机要建立与国际标准或工业发达国家标准相适应的产品质量指标体系,并贯彻于设计、制造、检验、安装、调试、服务等全过程,对于量大面广的重点产品实行许可证生产,企业要加强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现有的吹瓶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一步扶持完善,逐步形成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中心,它除承担日常质量监督工作外,还负责出口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 虽然我国吹瓶机行业面临诸多问题,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外市场和较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建议吹瓶机企业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1、在产品方面,我国吹瓶机械重点发展的5类产品:A、一步法吹瓶机;B、五加仑吹瓶机;C、全自动吹瓶机;D、半自动吹瓶机;E、玻璃吹瓶机等。吹瓶机企业应该积极研发相关产品,以便推动行业发展,从而带来收益。 2、在企业方面,密切关注产品结构的调整,坚决杜绝生产率低、能耗高、产品滞后的产品。以饮料包装瓶行业为例,未来3-5年的饮料市场在发展现有的果汁、茶类、瓶装饮用水、功能性饮料,以及碳酸饮料等产品的同时,将会向低糖或无糖饮料,以及纯天然、含乳类等健康性饮料方向发展。产品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包装差异化的发展,例如PET原料做的无菌冷灌装包装、HDPE原料做的(中间有阻隔层)奶类包装等。饮料产品开发的多样性将最终推动饮料包装材料和结构的创新。届时,生产差异化包装产品的企业将会受益,近而扩大需求,带动上游企业----吹瓶机生产厂家受益。 综合以上因素,吹瓶机行业将向绿色环保、利润压缩、品牌销售、优质高能的特色化发展。如何更好地围绕“安全、健康、环保”的宗旨来发展吹瓶机产业,是各企业急需考虑的问题,偏离主流方向的企业最终会被逐渐健全的市场竞争体系所淘汰,对此,国内相关企业应积极紧跟行业主流发展,多开发研制客户需求的产品,获取丰厚利润。 来源:中国包装联合会
|